2006-01-29 江苏省国画院 阅读:0 |
徐宁
从我幼年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学画至今,算来已经五十多个年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终其一生所迷恋的绘画事业,历经了无数个千辛万苦的冬夏与春秋。 由于少年时代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条件,我是完全在一条自学的道路上艰难地摸爬过来的。这虽很辛苦,但是它所得到的效果及对我后期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在我中年时期有幸调入江苏省国画院后,优越的创作条件,大大地激发了我学习和创作热情。使我在对中国画的理解和绘画技法水平上有很大的提高,艺术风格也日趋成熟。 在我青少年时代,曾一度迷恋过水彩、水粉、油画等画种,在人物写生和静物素描方面花费了很多时间,但这些都为我后期从事中国画人物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国画人物应该是所有画种中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它要求画家具有极为熟练和准确的人物造型能力和在宣纸上作画对笔墨掌握的技巧。作画时,任何一点犹豫和迟钝,都会在极为敏感的宣纸上露出马脚。因此,能够在生宣纸上,熟练使用能产生多变墨迹的毛笔线条,来准确地塑造人物形体来,是中国画人物画极为重要的课题,我为此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形神兼备是对中国画人物画的起码要求。生活不等同艺术,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必须进行加工处理后的艺术形象,它除了要求形体准确外,还必须做到传神,要对生活中人物形象作传神的夸张处理,即通常所说的“变形”。要突出和强调人物形象的个性和神态。当今,画界中有些人,他们曲解变形的真正的含义,在创作时,任意扭曲人物形体。有的甚至于进行丑化。究其原因,是一部分人对美学观点的误解和偏离。还有部分青年人,本身对人物造型的基本功不过关,他们以“变形”为幌子,遮人耳目。有的还打着要“中国画现代化”、“与国际接轨”、“与传统决裂”等口号,使一些青年人误入歧途。我毕生的经历告诉我,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路子才能走得稳当。我深切地体会到,在绘画的道路上,要付出千辛万苦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那种梦想一日成名,而不惜在炒作和虚假宣传上耗费精力的人,最终只能适得其反,落得个空有虚名。 多年来,使我为之困扰和全力追求的,是作品个人风格的形成。“风格”即“面貌”,因此没有个人风格即没有个人面貌,对于一个专业画家来说,你的作品,只是重复别人创立的笔墨形式,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只不过是一个他人作品的复制者。因为任何一种独特风格的出现,都是和画者所处的时代与其个人的修养、经历、个性等对事物的反映而形成的图迹。优秀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对美术史的贡献,每个历史时间中一代代优秀画家的鲜明艺术风格,使美术史的长河光辉闪烁。但是一些为了标新立异而搞的所谓“创新”,花样百出的作品,却是极易成为污染人物视觉的垃圾。 近年来,我着力于我国民间艺术的研究,结合我生活的江南水乡和个人对民间艺术的钟情,我尝试以淡雅、幽静的蓝色花青色调,民间蜡染,青花瓷等诸元素,绘制了一批反映江南水乡为题材的作品,以宁静、雅致的色调,诉说着我心灵中对水乡的情思。 当今社会生活是多元的,艺术作品也因此是多元的。博物馆中大型长卷历史图卷,华丽大厅的巨幅山水和居民家舍客厅的小品情趣性绘画,都是同样起着陶冶人物心灵的作用。五十多年来,我曾创作过无数歌颂历史事件的壮丽图画,也绘制过祖国的秀丽山川。当前,近于年迈之际,我愿以真诚的心灵,绘制心目中美好图景,与人们共赏之。 2006年新春大雪日于金陵清逸斋
(责任编辑:逸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