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9江苏省国画院 阅读:0 |
卢沉: 1984年,周京新的《水浒组画》问世,以其独特幽默的画风,极度夸张的造型,引起美术届的关注。不少人受其影响,至尽仍可见《水浒组画》式夸张手法出现在展览、出版物中。当时,作者还是一个尚未毕业的20来岁的南京艺术学院学生,初出茅庐就身手不凡。 虽然在人物画创作中追求造型趣味,并非始于周京新,但在中国画走向现代,造型语言个性化的浪潮中,他是一个搏击浪尖的弄潮儿。 周京新以他旺盛的创造力,不断推出新作。结合不同题材,从工笔到写意,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或强调用笔,即兴涂抹,老辣奇崛;或追求水晕墨趣,随意渗化,平淡天真。画傣族,笔墨简静,色彩明丽;画藏族,纯用干笔勾皴,泼辣粗犷。大幅获奖作品《扬州八怪》又是一种面貌:构图新奇,造型十分讲究,古质典雅,很好地把握了这几位中国古代艺术大师淡泊、自适、精思、善悟的睿智气质,在北京展出时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周京新无论古典题材、现代题材,无论大幅小幅、工笔写意,画得都很轻松。笔路宽、应变性强,这充分显示了他扎实的造型根基和创造才能。同时,在题材及画风的不断变更中,也透露了他不平静的创作心志。 范迪安: (一)周京新要在新文化条件下解决绘画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虽然他有过经学院训练的水墨造型能力,但在当代整个艺术观念变革的大潮中,他开始重新思考“绘画何为”这样的“元”问题,他意识到,绘画与现实不是一种简单的依存关系,而是一种对等关系,在这种对话中,绘画对于现实,既有粉饰它的责任,还有呈现它、批判它、提升他的责任,它给予世界的应该是真实的现实。 在周京新那里,水墨语言首先要从被描绘的事物现象脱身,转而形成一个新的自为的笔墨形象体系,也就是说,水墨语言应该处于“在”(与绘画对象的关系)与“不在”(游离出来的独立性)的中间地带,他称自己追求的语言境界是一种新的“写”,这种“写”与以往的“把毛笔当作铅笔”、以造型为目的的是截然不同的,也与以往把程式化的“笔墨效果”当作标准有本质的差别,他所追求的“写”的境界是努力“清理掉笔墨与造型之间那些模棱两可的杂质”,达到“表现性与纯粹性合一的水墨语言品质”,使“写”的形象本身具有“深沉的精神和纯粹的高贵”。 他所画的人物内容与他所用的水墨语言蔚成新格,以他用水墨语言“雕塑”出来的模样出场,宛如冲进水墨画坛的“外星人”,无所顾忌地展现出它感性的张力。 (二)金陵自古多奇才,周京新堪称当代金陵画坛的一位奇才。他当年在水墨人物画上笔出惊人,以极具个性的笔墨造型冲破传统模式,彰显创新胆魄,不仅成为金陵画坛的艺术“黑马”,也在整个中国画界产生强烈反响。他的艺术一路走来,与其说是走向宽阔,不如说是走向精深,就像西方现代艺术先锋派的做法一样,将某种艺术形式不断推向极致,成为独树一帜的语言。 周京新艺术的鲜明特征在于他的“纯粹水墨”,在于他极具表现力的笔法墨痕,也在于他用单纯的语言表达单纯的人物。他的作品以水墨肖像为专攻,集中研究用笔的强度,将书写性与塑造感结合起来,笔笔有感觉有造型,在笔墨的肌理和水色的晕化中叠印人物的身份与性格,强化了人物和笔墨的双重存在。他笔下的人物涨溢画面,直逼眼帘,让人不能忽视那些生命的存在,可以说,这是一种笔墨的“直面人生”。 周京新为当代画坛推出了富有现代笔墨表现力的“水墨特貌”,无论是以“近距离”视角关切的当代青年人,还是来自经典小说或戏曲故事中的“文学人物”,抑或他对当代农民形象的刻划,都是一种以“水墨”为关切方式的表达,都如同一尊尊极富视觉质量的雕像横空出世,将观者的视线引到一个由“殊相”与“特貌”所交织起来的当代视觉性的水墨形象世界。在中国画遭遇外来绘画观念冲击的时代,需要画家坚守水墨的底线和写意的正典,但又需要画家对水墨语言的属性投以新的体认,在与毛笔、墨汁和宣纸这些“绘画媒介”融为一体的状态中表达新的水墨情感。周京新长期以严肃的治学态度精研传统中国画“以写入画”的精粹,将这一中国画所特有的“媒介意韵”置放进今天的水墨造型领域,异于那种以“铅笔主义”统领“水”和“墨”在纸上进行“唯造型论”的绘画行动。他要解决的悬案是“墨的呼吸”,让“水”的质性在笔的运行中得以澄明显现,因为在他的艺术世界中,“水”是“墨”的空气。虽然周京新没有直接参与当代画坛火热的“表现式水墨”运动,但不可否认在绘画观念的层面,水墨的“可表现性”与“可实验性”极大地激发了他追求语言个性的探索。在他的实验里,不仅是“塑造性”,绘画的“表现式”和“笔触性”也是可以融于中国画“意象审美”的开放体系,他理性地剔除了“表现主义绘画”那份“主义性”的情感宣泄,代之以个性化的深入与沉着。他在“用笔”上所进行的不仅是笔线实验本身,而是意欲达到真正的“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新感性境界从而在“破译经典”中强化并打造“书写”的“升级版”和“现代版”而创建起艺术家的“个人版”,在他的作品中,带有呼吸感的“墨痕”润渴交叠、有形无迹、虚中孕实,形成了一个指向纯粹的“自家法度”。无疑,他的这种关切与创建正是他在现代绘画理念下与古人对话、对自我对话的必然结果。 李小山: 我与周京新是大学同班同学,深知他厉害的一面:含而不露,暗中使劲,脚踏实地,又辅之以过人的才华,每每做出令人叫绝的事情。周京新其实比起很多名声显赫的画家更有实力,他开创了一种当代的没骨画法,在具象和抽象之间找到了结合点,我到许多地方都发现不少他的跟随者。周京新的招牌自然是他的《水浒》人物系列,这批画很可能留在画史上。他的画正如他的为人,表面看来不活跃不招眼,但却潜藏内在的智慧,充满幽默的味道,就如我们在一起说笑话,总是他拔得头筹。我这样设想,如果把周京新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里,他会做出什么样的艺术?我是指,如果他不是一个水墨画家,而是一个广义上的当代艺术家,他会成功吗?我的答案有些模糊,但我又觉得,他身上暗藏的某些东西在等待爆发。 梁江: 周京新外表憨厚沉稳,内里却充盈着江南灵性。1984年他在本科毕业创作中不太情愿地画了一套工笔的《水浒组画》,又一不小心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拿了银奖。连同后来的《扬州八怪》,人们也印象殊深。不曾想,在他工笔和色彩不仅画得成功,而且似乎可说成了一种样式的时候,却改弦易辙去画“一种没有线条的中国画”。据他说,画家干的不外是“摆弄毛笔的活儿,抓在手上的这支笔必须好好调教,叫它干啥就能干啥”。 很难把这种谦和朴实、不事张扬的秉性与他过人的才情链接起来。但,这又正是周京新,而且还是他的优势所在。试想一想,没有他这种丰厚沉实的底气,他的“水墨雕塑”能搞出沉甸甸的分量吗? 现在,周京新的情怀是水墨,是写意。水墨岂止是黑白,何止氤氲浓淡?在他的眼中,分明一派五彩焕然,斑斓而耀目。水墨就是中国精神,就是正气,这是一种何等的铺张恣纵! 邵大箴: 周京新兼有学院教养和反学院派的拓新精神,他的性格谦和大度、艺术感觉敏锐超前。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他即以本科毕业创作《水浒组画》一鸣惊人,获得银奖。作品白描线法精绝,形神飘逸,趣味超然,作品受到同行们的交口称赞,被誉为“直逼陈老莲水浒叶子”的鸿篇巨制……但他并未因此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而敢于不断突破自我,进行水墨新的探索,实践他的“使造型呈现笔墨化,使笔墨具有雕塑感”的艺术理念。他注重个性的表现性水墨,在中国画界和艺术院校中激起不小的波澜,引起广泛的关注。 刘骁纯: 周京新的大笔写墨从米点发展而来,他将点扩展为更浓重更有张力的宽笔宽线,笔笔水润墨饱,满纸酣畅淋漓,但笔痕十分清晰。他利用了宣纸特有的分离机制——润笔相互叠加时如果控制得当,笔与笔之间会自然而然地相互分离,留出白线,使笔痕清晰。这种墨法见于齐白石画虾和潘天寿画鹰的局部,周京新将其转义后另辟蹊径,将前人的局部语素全局展开,走笔更加狂放不羁,挥毫落墨满纸纵横,以此塑造他的表现性的城乡人物。周京新用破墨比较谨慎,行笔常常并置,这使笔与笔之间的分离空间更大,因此更便于大笔的发挥。 在周京新的画中,笔法即墨法,墨法即笔法。写墨之外,没有勾皴。 这种墨法,与他画中有力的点线面结构、虚实结构、人物结构、章法结构互相配合,使他的作品水墨淋漓之中内含筋骨。在“世纪墨潮”中周京新以写墨独树一帜,并将写墨推向了极端。 张晓凌: 周京新的水墨人物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并具有重要的地位。这并非因为他在题材上的幽默诙谐,而是在于他对传统的成功转换上。但值得注意的是,周京新所面对的传统却不是一般人们所关注和思考的文人画的“正统”传统,而是“小传统”,即民间版画的传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造型的趣味化。这是人们认为其作品幽默诙谐的重要依据。但这种认识是表面的。实际上,周京新的意义不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他在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西方造型意识下进行中国画创作的时候,他的造型却是纯粹中国的,是非科学的,是感觉的和审美的。2.笔墨的线性写意化。尽管中国画的基本语言在于线,但周京新将之纯粹化了。在他的作品中从没有渲染,也不存在色块的填充,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线,由此形成形体和空间。其笔墨及其变化都存在于线条的运动之中,为其画面增添了生动与活力。3.色彩的民间化。在色彩的运用上,周京新去俗而不避俗。他的纯粹来自民间的色彩与写意化的笔墨构成和谐互补的关系。由上可知,周京新艺术的立足点是建立在中国画自身延展的逻辑基础上的,并且已经在中国艺术传统的现代转化上另辟蹊径。这一点,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其价值。 尚辉: 周京新完全解构了“徐蒋体系”笔线加素描的中西融合模式。他的人物画不仅来自于写生给予他的丰富感性体验,而且以他对于写实造型的深入理解来表现人体的结构。但他完全舍弃了轮廓勾线,“用笔”体现在大笔触的形象堆塑上。也即,他放大了“传统”用笔的细节,“平”、“留”、“圆”、“重”的传统笔法,都在他放大和因形而“变”、因墨而“变”之后获得了鲜明的表达。他的“用墨”以淡为宗,在“淡”、“破”、“积”、“宿”几种墨法之中交替变换,以此表现人体的结构与动态。 王镛: 1984年周京新以工笔人物画《水浒组画》享誉画坛,1990年以后转入写意水墨人物画创作,主要表现现代人物,也继续描绘水浒人物和戏曲人物。周京新在生活中是一位谦谦君子,在艺术上则是一条绿林好汉。他认为写意是画家的一种释放,画家以写意的方式可以把平时没有释放的情绪都释放出来。他注重个性情感以至隐秘的无意识心理情绪的自由释放,并不注重简化形式。尽管他知道梁楷的简笔画那种减法更难,但他更愿意用加法表现现代人物造型和心理的丰富性、复杂性。于是他杜撰了“水墨雕塑”的概念,即用笔墨或水墨肌理塑造有一定体积感或雕塑感的人物造型,不同于传统的没骨画法,也不同于西画的明暗素描,丰富了大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语言。 (责任编辑:王洁) |